源自泰国的巫毒娃娃,自从被某公司发掘、注册后,聘请专业的设计师打造Q版形象,通过系列成功的商业运作,甚至曾在台湾创下一间专卖店月销量过700万新台币(约合150万人民币)的记录!巫毒娃娃按照功能分成五大系列,分别是天使恶魔系、巫毒诅咒系、治愈系、恋爱系以及守护系。很多年轻人选择巫毒娃娃,希望通过它的“法力”来解决问题。
虽然制作公司的本意未必是为了鼓动大家去“诅咒”,但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国内最热销的系列即诅咒系。职员诅咒主管、老板;学生诅咒讨厌的同学或老师……媒体的忧虑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近期已有相关的封杀措施出台,至于成效如何?相信只要有追捧的买家,必然也就有涉险求利的卖家!
那么巫毒娃娃是否真的拥有神奇的法术?选择诅咒系的买家,是否可以如愿“开运”?
虽然巫毒娃娃有五大系列,但最基本的,就是守护和诅咒两类。
守护是一种祈福、祝愿,从精神面来讲,在整个过程中,汇聚的是正向的能量,当你为别人祈福时,你和对方都可以收获同等的正向能量,这就是“善”的累积。
传统的祈福仪式,如许愿树、放生池、点光明灯;正统的开运物品,如水晶,佛教七宝,传统吉祥物,等等,参与者及物品持有者,在过程中,通过不断汇聚正向能量,产生正向的磁场,并且通过这种过程,给予自身强烈的心理暗示,在潜移默化中涤净心灵,加强信念,达到开运转运的目的。物品作为一种媒介,越是灵性的物质,就越能产生活跃的能量磁场,接受持有者的意念。其实开运并不等同于大量金钱的投入,所谓“心诚则灵”,当您有足够的意愿改变自我,向积极的一面转化,您的运势自然会随着你的行为产生变化。
而诅咒则是与之相对的一个过程,从古代中国就有一种叫“蛊”的东西,插针人偶、毒虫血咒等均可称为“蛊”。而“蛊”的宿主,也就是持有者,是通过等价交换的形式来换取诅咒的功效。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肉体或灵魂,来获取对他人的伤害,这就是负向的能量。
古人历来认为“蛊”是会反噬宿主的,是黑暗而危险的。就好象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遇到问题不是寻求正当的沟通来消除误解,而是希望靠诅咒来消灭对立方。最终结果,问题真的就能解决吗?可能你正犯小人,或者在情感上遭遇烂桃花,但这些挫折,并不会因为你的对手遭受了“诅咒”,就再也不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它们随时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卷土重来。学不会正面面对挫败的心,只会越来越封闭而脆弱。人心也越来越阴暗,最终两败俱伤!这就是“恶”的累积。
在此,我们郑重的告诫那些急于改变自己运势的朋友,不要轻易地去尝试这类“诅咒”手段。只有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改变,才是开运改运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