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早上六点半就要出发,伴着清晨阳光逐渐洒满整座城市,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导游是个皮肤黝黑的东北大哥,操着一口稍微有点大舌头的普通话,非常健谈,当大巴车终于离开拥挤的车流停在万寿寺门前的时候,他已经从天南海北的见闻、沿途的景点建筑、民俗传说,到万寿寺的介绍方方面面地说了个遍。
山门上方有清顺治皇帝御赐匾额,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从外观看,万寿寺算不上宏伟,但走进去就能感到一种寺院所特有的静谧和安详。之前听说这里的香火很旺,可是走进去我连一炷香也没有看到,怪了!据讲解员说,这是中国唯一一座不见明火、不以香烛礼佛的寺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记载红丝带上的红色的小木牌子,每个木牌就代表一炷香,把它放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许下不同的心愿。
之后我们看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碑亭、禅堂等等一些建筑,印象最深刻的是假山、古树和佛像。
假山在禅堂后面,是很大的一片,上面有四座小小的殿堂,里面供奉着不同的佛像。传说有个人向一位皇帝(具体是哪位现在是在想不起来了,惭愧!)进言说,如果可以在一天之内拜遍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供奉的菩萨,他的许的心愿就能实现。这件事即使放在今天看来也有些不靠谱,但是,这位皇帝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就从这四座山上取来石料建造了这座假山,又用了四年时间亲自从这四个地方请来四位菩萨,并且按照四大佛教名山的位置把四位菩萨供奉在不同的方向,就是这样,任务完成了。不知道把这件事说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不是合适,但事情好像就是这样,皇帝终于可以许愿了。
在院子里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一雌一雄,已经是几百岁的高龄了,树下的栏杆上挂满了人们祈福的红牌子,据说挂在这里可以祈求姻缘顺利,想想也是,这样两棵银杏树从两颗种子或两颗小树苗开始就一直呆在这个院子里,彼此相望,确实可以给人们带来这方面的精神向往。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相信经历了百年岁月的树已不再是树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成精了”,想必这两棵树历经岁月沧桑也早已有了灵性,能够给向他们祈祷的人带来好运气。
后面的大殿里,供奉着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左右分列十八罗汉,最特殊的是在这三位菩萨前面,还有一尊大有来历的佛像,他的名字很绕口,忘了,但是另一个称号记住了——叫“心愿佛”。传说,这尊佛像是皇帝亲自从佛教发源地印度请回来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向佛祖许愿之后,如果心愿达成,就应该去许愿的寺院还愿的,可是这位被称为“心愿佛”的佛祖则是不需要还愿,因为向他许的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自从这位佛祖被请回来就一直供奉在万寿寺,只允许皇帝一人向他跪拜、许愿,而全中国也只在万寿寺供奉着这唯一一尊“心愿佛”。现在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过来许愿了,讲解员说这位佛祖只能拜一次,佛家讲究一个缘字,第一次是缘分,第二次就是刻意的了,而且如果在这里拜过这尊佛,以后再去其它寺院都不需要向其他佛祖进香了,实在太拽了。每尊佛像前面都放满了人们许愿的红牌子,上面写着许愿者和家人的名字,据说这些牌子是不清理的,只要记住放的位置,无论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找到的。还有一件事是我刚刚才知道的,都说拜佛许愿,肯定有人许下升官、发财之类的愿望,但讲解员告诉我们,对于这样的愿望,佛祖是不会保佑的。感觉上可能是太功利了吧,并不符合佛家的中心思想,也对,根本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呵呵,扯到哪里去了,世上的生活哲学远不止这几句。又想起,郭德纲在相声里说过的一段话,大家做了好事都想让神仙知道,做了坏事又拼命想让神仙不知道,这神仙活得也太不易了;所以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得真好,人啊不要太贪心,不然佛祖都不会理呢。
这就要走出来了,还有,号称“钟王”的永乐大钟从前就是悬挂在万寿寺的,现在在大钟寺内。好了,下一站——圆明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