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者,概不外乎以法器为其代表。
若以用途分类,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六种。
(一)庄严具,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 、香炉 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
(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棹、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三)报时器,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木鱼、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
(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
(五)携行器,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以和诵梵呗者。
(六)密教法具,西藏密乘特色之一,即为其特重繁复之仪轨与特定之法器。其法器之来源,主要是晚期印度佛教吸收印度教中可取之物而传入西藏,并融合部分棒教之法器,故名目极多,就所使用场合之不同。